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9章 鸟尽弓藏 (第3/5页)
动。科道的言官们群起弹劾刘钧,六科有五十八名给事中,御史一百多人,竟然有近半的科道言官上了弹章。 许多弹章弹劾刘钧消极避战,而还有不少奏章更措词激烈,弹劾刘钧拥兵自重,还有人弹劾他养贼自重,更有跋扈等等诸多罪名。 这么多御史一起弹劾一人,还是一位武将,这也是近年来难得的一次了。而在朝中,每次被科道言官们群起弹劾的官员,都绝不会有好下场。甚至很多时候,这样的弹劾,往往就是一次党同伐异,一次大清洗的前奏。 在正常的情况下,被如此多的言官弹劾,就算是地方督抚这样的文臣,也得引咎辞职。而如刘钧这样的武将,更是得立即回京待查。 科道言官虽职责各有侧重不同,但都是言官,他们有弹劾之权,被他们盯上了,不死都要脱层皮,何况现在还是被这么多的言官群起弹劾。 尤其是那些六科给事中们,他们和那些地方上的巡按一样,品低但权重。大明的给事中是前代历朝所无的独创,大明给事中不仅能够稽查六部百官之失,另外诸如充当各级考试参与官,廷议、廷推这些只有各部堂上官才能参加的活动也要由这些只有七品的官员参加,由此可见其职权之重。 而且这些给事中们都是选用有声望但资历较浅薄的进士出身官员,用的就是他们年轻气盛的冲劲。 都察院的巡按御史、六科的给事中,这都是大明年轻进士们最理想的职位。以七品的芝麻小品,任给事中能参加廷议、廷推这些部堂官才能参加的重要会议。七品的巡按,更是能与总督巡抚平起平坐。 一任科道言官,便是进入了升官的快车道。若是能在任内参下几名高官大臣,便能扬名天下,有了名声,日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