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7章 盖房子,娶媳妇,生孩子 (第2/6页)
那得借钱欠帐,遇上个丰年。粮价又死贱。以前也没有其它的什么出路,一家人就在地里伺弄那几亩佃的田。不像如今。种地税少了,清清楚楚的税摆在那里,还摊丁入亩了,也不再需要额外的去做劳役。今年王富去修水库,干了两月时间,若是以往,肯定得是白干的免费劳役,说不定还得自己带干粮。但今年他在水库干了两月,还拿到了十块钱。因为王富以前还学过打石头,算是个石匠。过去全靠着这手艺,闲时挣两钱缴各种苛捐杂税和买盐,今年却在水库工地上评了个十块的匠人月薪。干两月,回来时如数的拿到了二十块。妻子因为是照顾家里,因此一直在家,养牛喂猪养羊。养鸡养鸭,种点菜,还在家纺线织布,也是贴补家用。连两个未出嫁的女儿,都在不远的纺织厂里做工,一个月也能拿到四块银元。儿子在当兵。若是过去,只怕还得家里补贴,现在儿子已经是上等兵,每月还能往家里寄五块钱。“要不先存银行里,儿子跟两闺女也都大了,都该说亲了,到时肯定得不少钱。现在就要开始托人去寻对象了。钱得早准备。放银行里,随时能取,还能吃个利息,也安全放心不是。”王富媳妇张氏是个有主意的女人。王富其实更想买地,他们现在种的地是官田,他们佃种,按朝廷的规矩,他们是可以赎买自己租种的官田的。前些天王富就打听过了,现在一亩官田的赎买价格是二十块银元,这个价格已经非常公道了。若不是这两年大量人口迁移边疆,他们肯定别想一家佃四十亩地,更别说二十块一亩的赎买费了。佃种官田,并不需要买田皮,也就是永佃权。但王富总觉得,如果是自己的田,总更好些。万一哪天政策变了,那他们岂不是又没田可种了。但媳妇却觉得先得给儿女们说亲,赎田的事情可以往后推一推,官府的政策也不可能说变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