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7章 弃辽 (第4/8页)
朝廷当初才大力经营辽西一线。 可后来满清征服了江南蒙古人,明朝的战略布局立即出现了大问题,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原本燕山北,辽西走廊北面的这些地区,从明军的防御带,转成了清军的控制区。 清军轻易的就绕开了明军苦心经营的辽西关宁锦防线,绕过了重兵云集,堡垒群密布的辽西走廊,穿过蒙古人控制的燕北地区,直接就到达了明朝防御力薄弱的蓟北长城防线。 蓟北长城防线相比起辽西关宁锦防线,那就跟个筛子一样,到处都是孔道。 清军的数次破口入关,都是在蓟北一带的长城关口中上突入进来的,没有一次是从辽西走廊通过山海关进来的。 甚至好几次干脆绕到张家口宣府那边,进入山西的大同盆地,然后再顺着桑干河从昌平杀进北京城下。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明朝的僵化,不加强阴山燕山一线的横行防御,却在燕北的蒙古人都被清军征服的情况下,继续搞关宁锦这条突出的纵向防御,这不是脑袋被门夹了? 可惜。满朝文武,就是一直坚持着这种愚蠢的战略,不断的加强关宁锦,让清军一次又一次的轻易的绕过。从燕北长城一线破口入关。 这里面,其实与辽西关宁军的强大有关,当时朝廷仅剩下这样一支能战的兵,这些人的话语权很重,他们不肯放弃辽西。那么朝廷就算想更改战略部署也难。 不过刘钧可不是他们。 当他入京之后,就立即开始调整京畿的防御了。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其实刘钧已经把要做的都做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