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262章 军国利器在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2章 军国利器在手 (第2/6页)

加上顶层的甲板上的炮,等于是有三层火炮,完全就是武装到了牙齿。

    刘钧先前的那艘镇海号与之一相比,简直是没法比。镇海号是郑芝龙三桅炮舰的标准配制。装有四十八门炮,可只有其中八门红夷大炮勉强算是长炮,而且还远达不到伏波号最小长炮的九磅,顶多是六磅炮。

    至于另外四十门千斤佛郎机,威力更是无法与长炮相比,那是早已经过时淘汰的舰炮。那种炮还是在传统的接舷战为主的海战时代的产物,射程远,炮弹轻,这种炮对于巨舰时代的战舰来说。基本上没什么杀伤力。

    而且在排水量上,伏波号盖伦战舰也是镇远号三桅炮舰的三倍。

    刘钧是如获至宝,朝廷这些年从葡萄牙人那里得到的铸炮技术,早过时落伍了。而与荷兰西班牙的敌对关系,也使得朝廷没能从他们那里得到这些最新式的大炮。现在好了,刘钧抄了台湾的西班牙,收获最大的不是那些城堡和商货,而是这些战舰以及大炮还有那些水手以及工匠。

    “当年郑家是怎么打败荷兰的?”一众九头鸟的军官在登上伏波号起。就再没有人把三桅炮舰放在眼里了。

    傅山对此做过些了解研究,告诉大家。“料罗湾海战,荷兰人动用了甲板战舰十一艘,另有刘香海盗船数十艘,而郑氏动用了一百五十余条船。荷兰人巨舰大炮,实力远超郑氏。不过郑氏的获胜,却不是凭着坚船大炮。而是靠的火攻之术,他对付荷兰一次出动了一百条火船,荷兰人根本没见过这么多的火船战术,结果是吃了大亏,战舰被烧了五艘俘虏了一艘。”

    “原来是靠的火攻啊。我还以为那三桅炮舰能干掉这盖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