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2章 军机处与枢密院 (第5/5页)
比一对刘钧,占多数,持反对意见。 “陛下,老臣以为,郡王的这个提议是老成谋国之议。五军都督府确实早就名存实亡,兵部独掌统兵调兵权,这与祖宗制度不合。如今郡王提出建枢密院掌军令,兵部掌军政,军政军令分开,这是好事。相互制约,方能长久。陛下年幼,再设军机处,负责协调兵部与枢密院,为陛下参谋顾问,这也是个好建议。老臣赞同郡王此议,认为当设立军机处和枢密院。” 二比二。 四顾命大臣,二比二,持平。 关键时候,便看皇帝态度了。 “那就按郡王之议,设立军机处和枢密院。”皇帝一语定音。“此事,就由郡王全权负责。” 第一任枢密使,最后由现任工部尚书范景文出任枢密使。范景文虽是现任工部尚书,但于崇祯七年拜过兵部尚书并参赞机务,有知兵之名。后来因为在黄道周一事上进谏崇祯,惹怒崇祯被贬。此后梅之焕入阁首辅,起用他入朝,再次官至工部尚书。 这也算是一个比较能干实事的官员。 对于这个枢密使,刘钧并没有去争,也没想自己兼任或用自己人。以大明的惯例,是以文驭武,不可能用一个武将来当兵部尚书或者枢密使的。 刘钧也不太在意枢密使谁来当,枢密院最关键的是总参谋长和五个司令,这六个人才是枢密院里最重要的人,何况,枢密院之上还有个军机处。 至于兵部,刘钧干脆任由周延儒他们举荐官员,出任几个军种司令。与五军司令这样类似的战区司令比起来,这几个军种司令其实不过是管着行政后勤而已。(未完待续。) PS:谢谢幕雨宸的支持!木子蓝色的明末称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