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532章 土皇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2章 土皇帝 (第2/5页)

始了土司制度。其后人世袭宣抚使职位,成为黔西北以至黔中一带最高的土官。

    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明朝后,对于西南的这些各族土司,只要肯归附的那么就依然让他们继续为地方土司,依然是世袭罔替。

    洪武五年。水西宣抚使霭翠及水东宣抚同知宋蒙故(后赐名钦)入朝袭职,旋列为正副宣慰使,治所移至贵州,也就是后来的贵阳。

    后宋钦死,霭翠年老。分别由钦妻刘淑贞及翠妻奢香摄职。

    当时大明击败元朝,成为中原之主,对于西南的土司的强盛,也很是猜忌。当时水西土司对外称宣抚司,是明朝封授的命官,可对内则自称“苴穆”,其妻称“乃叶”,是全境最大的奴隶主和最高的统治者。

    其下设九扯、九纵和十三则溪土舍、土目,形成一套体系严密的行政制度,统治着全境的各族。全境为十三则溪。每一则溪置一穆濯为笃,由苴穆之宗亲充任,又以一慕魁镇之,犹汉代之封国。苴穆在各则溪均设官庄,耕者为官户;下级官职人员均授以土地,由各族人民耕种,形成奴隶制体系。

    水西归明以后,年贡方物与马匹。地方四千里,胜兵数万,势力空前强盛。

    这引得明朝官员猜测。也就有了后来的明廷派驻贵州的都指挥马晔,故意挑起冲突,公开裸笞奢香夫人,当时差点引发贵族土司叛乱。

    当时奢香和刘淑贞深知明王朝的强大。不敢叛乱,她们直接入京告御状,并表示愿意开山修路设置驿站。

    奢香此举,也确实使得当时明朝找不到理由对土司动刀。而奢香回到贵州后,也亲率各部落开置了以偏桥为中心的两条驿道,一条向西。一条向北,驿道纵横贵州,打开了川滇湘的通道,也稳定了西南的局面,明确的与明朝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