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398章 总理衙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8章 总理衙门 (第3/7页)

改一二了。”

    “从今天起,内外朝臣奏章都要先经通政司登记后,送入司礼监文书房登记。再交司礼监呈送总理处交辅政大臣审阅。”

    周延儒开始向诸大臣申告新规则。原来是呈送皇帝,现在则改为呈交辅政大臣审阅。

    “总理处辅政大臣阅后交司礼监再转送内阁审阅,然后给出票拟。内阁票拟后再经司礼监转辅政大臣审阅,辅政大臣同意内阁的票拟意见后,交司礼监代为批红,然后转给司礼监掌印太监审核、盖印。如有违失不当之处。可驳回重批。”

    批阅奏章,这正是权利的体现,环环相扣,是绝不能轻心的。

    “司礼监掌印太监审核通过盖印后,奏章再发回司礼监文书房,进行备份。然后原折转内阁发六科。六科审核无误,则发六部执行。如有违失,可驳回。”

    这是精心设计的流程,一环扣一环。

    任何内外奏折,不经通政司,就无法传递给司礼监和总理处,更到不了内阁。

    而所有经通政司送到司礼监的奏折登记后,都要先给总理处的四位辅政大臣阅览过,然后才发到内阁,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处理的意见。

    经过票拟这一程序后,还要再经司礼监登记再呈给总理处,对内阁的票拟意见,做出最终决定。如果总理处辅政大臣不同意内阁票拟的意见,可以发回,重拟。一回不行,还可以二回,甚至三回,辅政大臣除了可以发回重拟票,还可以直接朱笔改票,直接做出处置意见,不必再发回给内阁重拟。

    辅政大臣对于票拟做出最后处置,而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就相当于辅政大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