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6章 抢粮 (第2/7页)
家伙,而是刘钧呢? 杨嗣昌摇头叹息,一切已经晚了。 咳嗽了几声,杨嗣昌提起了面前桌上的笔。开始写奏折。他要上奏乞病归乡,虽然今年他才五十几岁,可他已经心灰意冷了。 在奏表之中,杨嗣昌大加称赞了刘钧的智勇双全,最后他向皇帝提出了几条建议。要平定中原流匪之乱,一得减轻中原百姓负担,这是匪乱之源。其二,得重用刘钧这样的将领,重练一支新军。如今各镇的将领,如左良玉、贺人龙、李国奇等部招降了大量流匪,骄兵悍将,这些军队早已经不堪使用了,甚至这些军队反而作乱地方,跟流匪并无区别,已经有渐失控制的危险,第三。朝廷应当下旨让各地致仕官员和乡绅们出面办民团,民团不是先前朝廷办的团练。民团应当是地方乡绅和地方百姓一起的民防乡兵。 朝廷得发动地方乡绅百姓们一起,让他们保境安民,配合朝廷编练的新军围剿,才能真正的平定流匪。要不然,让左良玉贺人龙等这种军将兵马剿匪,只会越剿越乱。 杨嗣昌最后在奏章中写道。在中原编练新军,裁撤掉原来不堪用的兵马,既能节省掉大笔的军饷开支,也能练出一支军纪良好且能战的兵马。等新军拿流匪练兵,平定中原流匪之后。朝廷也可以调新军北上,用来对付建虏。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取代如今同样越来越跋扈的辽西兵将。 杨嗣昌大力举荐刘钧,称刘钧有戚少保之练兵之才,刘钧只以数月时间,就练出一支上万的兵马,大破贼匪,可知刘钧的本事。如果让刘钧来训练新军,朝廷加以总结推广,那么新军可成。 不过杨嗣昌举荐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