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6章 加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第6/8页)
现在面对朝廷财政的困局,确实焦头烂额了,郧镇一年能省下二百万两银子,甚至还可能有几十万两的进项,这一进一出的相差,确实让崇祯心动了。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刘钧在信中还向崇祯做了一项承诺,待平定淮西的流匪后,他请命统领郧镇新军北上辽东抗虏。 仅这一句,就让崇祯心里对郧镇未来不可控的担忧尽去了。 崇祯想着,等年底平灭了江北的流匪,然后就调梅之焕、刘钧等将帅北上,再出关外,平虏复辽,收复失地。 而且刘钧最后还向皇帝请求。让皇帝派出最信任的宦官前往郧阳总监郧镇兵马,并分别监督盐场、军械坊。 刘钧知道就算他自己不提这个,皇帝也肯定会派出官宦来监督的,与其被动的让皇帝派人来,不如他主动的请求,如此一来虽然最后结果没有改变,可在皇帝的心中却是完全不同了。 果然,崇祯对于刘钧的这个请求,真的是相当高兴。这个刘钧,行事磊落啊。居然还主动请求派总监监督兵马。还请派太监去监督盐场、军械坊,看来他是心中坦荡,根本不怕有人监管。 “这个刘继业,总能为朕分忧,既有能力又有忠心,天下臣子若都如刘继业这般,朕何愁流匪不平、建虏不灭,大明不中兴?”崇祯激动的大声道,听的傅山连忙把头低下。这话若是传出去,那刘钧还不得成天下官员公敌? 崇祯是那种比较容易冲动的皇帝,一旦感动起来,那真是恨不得掏心掏肺。而一旦感觉被骗后,又恨不得把对方打入十八层地狱。现在他就觉得刘钧这样的臣子,真的是太忠心了。他想要重赏刘钧,可是没钱。总不能拿刘钧送来的银子又打赏回去吧。 “王承恩,去把朕的那套金甲戎衣,还有蕃国进贡的孔雀裘。还有周皇后给朕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