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679章 兼并朝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9章 兼并朝鲜 (第2/5页)

大汉的银行、钱庄以及各种商行等,上至朝鲜王室、两班贵族甚至普通百姓,都争相把钱存进了大汉的银行。大汉的银元铜元和银元券货币体系,甚至已经完全取代了朝鲜旧有的自身货币体系。

    朝鲜人更喜欢大汉的货币,精美好用,不容易做假,也不缺斤少两。而且大家都乐于接受。特别是银元券,一张纸而已,携带方便,因为其坚挺的信用,现在成为大宗交易的结算货币。

    朝鲜人把自己的金银铜钱纷纷存进了银行,还有利息可得。而朝鲜朝廷也乐于向银行借贷,用以购买军械、官府开支等,王室也借了不少钱,在银行的建议下,他们干脆用朝鲜的盐税和海关以及常关税做为抵押。而为了保证汉人能得到盐税收益,朝鲜干脆把这些税收的征收权利,全部交给了大汉代收。

    因此现在朝鲜的盐税、海关和常关税,都实际掌握在了大汉的手里。

    这几年,各种各样的商品通过海上运到朝鲜,大到军械,小到火柴肥皂,从玻璃香水等奢侈品,到铁钉缝衣针等小生活用品,朝鲜几乎成了大汉重要的商品销售地。

    一千多万人口的市场。一块很大的蛋糕。

    相比起朝鲜本土的商品,大汉的商品更精美,也更便宜。就如一根简单的缝衣针,朝鲜依然用的是最传统的手工制造。从铰铁条到拔细抛光。再磨细针头,装针后边的鼻孔,然后包装到一个纸盒里,一个熟练的工匠,一天最多生产不超过二十根针。这根小小的针,价格也并不便宜。

    可大汉的针厂却完全不同。他们将针的制造生成了十八道工序,每道工序由一个工人分工制造,十八个人组成一条完整的流水线。每人只做一道工序,第一个工匠拉出铁丝,第二个工匠把它弄直,第三个工匠把它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