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4章 秋收过后 (第2/6页)
樟木箱子总得再凑上一对。 这段时间。在各个移民屯堡,走到哪都能听到那些下乡来的商队的吆喝声,卖棉花的,卖各种项链戒指耳环首饰的,买红布卖绸带的。还有卖镜子卖梳子,卖瓷器的。 结婚对于中国人来说,那是天大的事情。因此哪怕这才是第一年移民过来,大家手里没多少积蓄,可也依然得把这事办的体面热闹。因此向屯里借,向邻居们借,向信用社贷款,总之是没人敢随意的。 弹棉花的手艺人带着学徒们从早到晚的赶着邦邦邦的弹棉花,木匠们这个时候也是早早被预订好到各家去打制家具,甚至村里面的那些大婶子小媳妇们。也都主动到那些今年家里有喜事的人家里去帮忙做衣服鞋袜,自己做总归又比买成衣得省不少。 临水乡水边屯。 魏山这些天也是忙碌无比,忙完秋收后,屯里组织部份青壮去开垦河边的那片沼泽,这片地临河靠水,只要整好了,趁着现在冬季河里水少,沼泽地干了。挖出沟渠,然后修好田垅,明年这块地就是一片上好的水稻地。在这嫩江,水稻产量不比土豆玉米,但价格却是高的多,因此种水稻其实更划算。 另外部份青壮则被抽去和全县另外的五个乡几十个屯堡的上万青壮。却参加修建县里的水库。按省里的规划,他们县里将修建一个水库。水库修建好后,能极好的防洪防涝,也有利于全县的田地浇灌。 这次水库修建,他们县里出一万青壮,府里拔资金。府里另调拔一万青壮支援。加上还有专门的工程营过来帮助,有技术有资金还有人手,这个并不算太大的水库预期三个月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