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敕封荡寇将军 (第2/6页)
只有一个,繁琐的朝议奏折常使皇帝无法负荷,加上明朝不少皇帝都曾经废驰朝政,最后便形成了由秉笔太监代皇帝批红的制度。即各部公文奏议交司礼监分类后,拣选其要呈送皇帝。皇帝或亲批,或由秉笔口述大要而皇帝口决,秉笔代为“批红”。发还内阁与各部依据批红撰写正式诏书执行。 正是因为这种批红大权,司礼监秉笔太监权势极大。 但是,王承恩这个秉笔太监的批红还得经过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批红得经过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审核、盖印。因此说。曹化淳不论是官职上还是实权上,都是管着王承恩的。何况,曹化淳是皇上还是信王时的老人了。 王承恩轻声道,“昨天皇上收到来自四川的军情急报。总理梅之焕率游击刘钧入川之后。旗开得胜,歼灭贼匪五千余众,还阵斩了匪首扫地王和十反王。皇上接此捷报之后,大为高兴,难得的喝了些酒,然后半年多以来,头一次睡的这么香甜。” 曹化淳提督东厂,又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这些消息他其实是最先知道的。 “确实是难得的好消息,自去岁以来。东虏大举入侵,中原流匪又烽拥复起,连号称名将的左良玉先前都大败亏输,总兵关防大印都丢了。现在好了,皇上启用了梅之焕等人,立竿见影啊。” 王承恩点了点头,“是啊,昨个皇上对梅之焕、李长庚、袁继咸等人都是十分称赞,尤其是那个游击刘钧,皇上更是一连称赞了好几十次,甚至亲自提笔在屏风上写下了刘钧的名字。” “刘钧现在可已经是参将了。”曹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