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2章 东北大运河 (第2/7页)
商人开放的商港开埠后,营口更是飞速发展。借着朝廷大举移民关外的热潮,营口凭借着自己的区位优势。利用辽河航行入海口的商港的独特性,经济迅速的崛起。 朝廷移民关外,关外数省,涌入无数的百姓,各种运输需求也不断加大。辽河做为关外的一条大河。特别是其入海河的优势,迅速的被朝廷定位于移民开发关外的重要水运通道。经过疏通之后,本就拥有极强通航能力的辽河,更是新兴了许多船运码头,从辽河入海口的营口,一直向北到达三江口镇。 形成了六百多里的黄金水道,联通着营口、田庄台、辽中、新民、法库门、铁岭、开原、昌图等众多河港。还把河流附近的盖州、海城、鞍山、辽阳、沈阳、广宁、抚顺、四平等城也连结起来。 辽河的两大支流太子河和浑河也各有两百多里的通航河段,其它的小支流也还能通行稍小一些的船只,这张发达的水系网,使得辽东的水运十分便捷。交通网得以建立。 而就在今年,朝廷又设立了沟通辽河与松花江的工程,这个工程把辽河与松花江南源之间的易屯河延长河道,疏通河流,使的易屯河把一东一西的辽河与松花江连结起来。 易屯河本就是松花江的大支流,自身水流充沛,河水面宽广,平时可载三丈五尺的大船。 经过一年的开挖,易屯河的南端河道延长拓宽变深,船只可以从松花江直达易屯县码头。 而辽河也从航运的北端昌图通江口码头段。向东北延长,拓宽疏浚挖深了东辽河的一段,使得大船能再上行一百多里,辽河的黄金水道达到了八百多里。 最终。两条水道之间仅相距不过三十余里,两段延长的运河水深丈余,可以行驶大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