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531章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1章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第6/6页)

权,如今是官绅一体纳粮时代,就算是官员也得照章纳税,因此就钧不在乎多录取千八百的举人进士,反正也不要成本。

    而且刘钧也有意想要从科举中选出一批优秀的人才,经过培养后,用来取代那些并不合格的现任官员。

    “会试考试,到时则按南北中三区取卷,各考区各取二百名。”

    明代时,就因为南北地方的文化水平差异,出现过文化达的江南地区长期垄断录取名额的现象,甚至还在朱元璋时期生过南北榜的事件,第一次录取的进士,全是南方人,引北方士人大为不满,激化了南北地区矛盾,迫使朱元璋不得不采用铁腕手段处置此事。

    后来便采用分地区取进士的南北卷,规定南卷取十分之六,北卷取十分之四,后来,又从中分出了中卷。

    这个南北卷中制度,就是为了平衡地方文化差异,保证国家的科举取士最后取的全是南方人。

    现在刘钧更干脆一点,乡试划分为七大考区,而会试考试,则分南北中三卷取士。

    所有的士子按照各自的籍贯在相应的考区报考参举。

    这样一来,虽然选取的六百名进士,不会是全国成绩最好的六百人,但选官员,又不是选科学家,并不一定要成绩最好的,兼顾公平,这相当重要,毕竟科举取士,选出来的都是未来的朝廷官员。

    (未完待续。)

    ps:求票票!谢谢因为了解.、我肥逍遥、我爱我姐我弟、栎阳樾诸位的支持,谢谢!木子蓝色的明末称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