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565章 采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5章 采邑 (第2/5页)

,虽然内乱不断。分崩离兮,但依然拥有极强的实力。

    汉武帝汉太宗明成祖等人用过的武力征服的方法,事后都证明难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只能管的了一时,管不了一世。

    刘钧不想费心劳力的再来一遍。

    唐宋等朝对西南蛮夷的羁糜制成功了。一步步的终究同化了这些地区,最终掌控了主导地位,但草原不同,不能用对付西南夷的方法对付草原北虏。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刘钧最终结合了中国历朝历代,包括后来的清朝的策略,以及参考了殖民时代各国的一些殖民策略,才有了现在的这个分封诸侯策略。

    分封,是一种妥协。

    但不是消极的妥协,虽然给予了蒙古各部很大的权力。但同时也提出了义务,做出了约束规范。

    刘钧觉得,与其去追寻那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武力征服草原,还不如用这种更长远的方法。

    其实宋时对辽夏金蒙古等的岁币,也是一种妥协。承认了这些胡人对疆土的实际控制权,双方不再是不死不休的战争局面。尤其是宋辽之时,檀渊之盟后,长达百年的太平,才有了宋的空前富裕。

    刘钧当然不可能会给蒙古人岁币,但这从侧面反映。其实就算是胡人,也不一定就想着整天打仗的。

    以往更多的草原人入侵,也多是因为北方受灾,或者中原混乱之时。让对方有了可乘之机。

    分封,就是明确了双方的关系,确立一个稳固的双方关系,不再有互相侵犯吞并的战争威胁。

    同时,分封的基础上,才会有开放的贸易。才会有互取所需,各取所利。

    而分封,不是简单的册封,省府和州郡并行体制下,让朝廷能更好的控制草原这只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