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7章 登基 (第6/8页)
具见卿等忧国至意,顾于哀痛之切,维统之事,岂忍遽闻,所请不准。” 惯例,这样的劝进,总得三劝三辞才行的。 这样反复了两个来回后,到了八月十二日,朱慈粮在文华殿,再次接受百官的劝进。 对于十二岁的朱慈烺来说,这是一个枯燥而乏味的繁文缛节,可这却是礼仪制度,不能违背更改,他就如同一个木头人一样的坐在殿上,听完百官所献的第三道深奥艰涩的劝进表,然后听着满殿臣子一番煞有价事的商议,最终还是由内阁拟票,经四顾命大臣同意后,传出谕旨。 这一次,终于可以同意了。 “卿等合词陈情至再至三,已悉忠恳。天位至重,诚难久虚,况遗命在躬,不敢固逊,勉从所请。” 三劝三辞才答应后,钦天监便开始选登基吉日。 登基的日子定在八月十八日,这也是为了尽快举行登基大典,不能久拖。 中秋节过后第三天,朱慈烺登基。 一大早,太子派定国公、成国公、英国公等勋贵分别前往南郊、北郊、太庙、社稷坛祭告。 朱慈烺则来到崇祯灵前,祭告受命,再换上衮冕祗告天地以及列祖列宗。 随后又叩拜父亲的灵柩和母亲。这一应大礼完毕,他来到中极殿,在一片山呼万岁鼓乐声中,接受百官的朝贺。并遣使诏告天下,宣布明年为乾清元年。 “大赦天下!” 太子正式即位,也意味着四位顾命大臣正式赞襄一切政务。从此时起,直到皇帝亲政,以后大明帝国一切军国大事,都将由这四位顾命大臣处置。 他们将代替小皇帝理政,不管是内阁还有司礼临或者六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