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253章 银弹攻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3章 银弹攻势 (第3/7页)

   银箱被一个个打开,满眼银灿灿的,崇祯激动的走到银箱面前,他伸出手从银箱里捞了一把银币在手,银币发出哗拉拉的响声,听着这清脆的响声,崇祯不停的点头。最后,他手里留下一枚银币,仔细的打量着。

    这枚银光灿灿的银币,圆形,中间无孔,正面中间是一条蟠龙,龙头旁边还有一个太阳,上方边缘有一行字,大明崇祯十二年。背面则有一轮弯月,正中有两行字,中间两个大字一元,旁边是四个小子,当银五钱。而且在银币的边上,还有许多齿纹。

    “为何要铸成银币?”崇祯问。

    陈鑫连忙按来时刘钧交待他的那些话回答,“因查抄的钱财,有金有银还有制钱等,后虽都折变为银,但银子也有各种不同,有大锭也有散碎,成色也大不一样。为了统一明了,国姓爷让都融化,然后铸成银币。这些银币成色都是一样,每枚含银八成九,含铜一成一。这种银币铸成后,有许多方便,一来成色不变,二来统计清楚,最重要的是,使用方便。”

    崇祯想了想,再低头看了看这银币,似乎确实如此。以后朝廷如果用这种银元,那么就不用担心下面的官员从中做手脚,一来免去那些贪官污吏们通过不同成色的银子调包贪污,或者在经手时在重量上做假。一枚枚的银币不像是银锭,可以做假的地方多,而且如下发军饷时,也不用再把大银子剪成小银子,也不用再称量分割。

    “国姓爷还说了,这铸成银币除了使用方便之外,还有一个大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通过铸币,有火耗之利。朝廷发行银币,不必纯银,银九铜一,虽不是等重纯银,可因为方便以及可信,能够让大家接受,每铸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