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527章 日本银多为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7章 日本银多为罪 (第5/9页)

天下渐趋稳定,商品经济繁荣,大家都把银子存到银行中。换取银元券使用。

    这让银行源源不断的收到银子,然后铸成银币,也让朝廷的银元券信用更加坚挺。

    而朝廷想要继续维持住银元券的信用,那就得保持银元的持有量。

    源源不断的铸造银币。极为重要。

    “目前国内货币流通总量大约有多少?”刘钧问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流通量,主要说的还是百姓和商铺商行里的现金。

    货币的流通量对于国家经济极为重要,尤其是当朝廷开印了银元券之后。以前唐宋之时主要使用铜钱,但铜一直欠缺,铜钱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铜价一直居高不下。朝廷铸铜钱,实际成本比币值高,铸的越多越亏本。

    而且正因为铜钱价高,因此总有人把铜钱收集后熔铸成铜器出售,然后得数倍之利。这结果就是,唐宋之时,天下一直钱紧。比如后世说到唐朝贞观之时,总说贞观富足,斗米不过两三钱。

    实际上这不是富足,贞观之时,刚经历隋末乱世,天下人口减员严重,经济崩溃。当时斗米两钱,不是富足,而是出现严重的钱荒。钱荒时,铜钱的购买力升高,商品价格不断下降,经济发展受阻。

    有唐一代,钱荒一直困扰着唐朝,唐朝甚至不得不钱帛兼行,甚至粮食和布匹也经常做为实物货币。朝廷甚至规定,禁止钱出界,十贯以上一律用帛不用铜钱。

    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可同样受因于钱荒,最后不得不出现短陌支付,以及四川的铁钱以及最终的交子问世。

    宋代时的铜钱流通总量,据说是两亿五千六百贯。一文钱一枚,一贯千枚,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