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节 (第2/6页)
权,每个月再有纹银几两以及禄米。 听着是很多,可是二叔你也不想想,我们这么多人都在那边吃喝拉撒哪样不要钱?而且三郎都当官了要做新衣服吧要出去应酬吧,身上没搁个几两别人都会嘲笑他呢。” 说着说着,黎二郎就是一把泪:“过年之前,我们就把所带的全部钱财都花光了,爹娘想回来过年可是连路费都不够。” “怎么会呢,几两纹银还不多啊?”黎二叔也不是那么好骗的。 在他们乡下,二两银子就可以买头猪了。 “二叔,你说够不够,那是在京城又不是在我们县城。 三郎的同僚请他去吃饭,京城里最好的酒楼,一顿饭下来光是那瓶据说整个京城都很有名的酒都要十八两,吃完了之后三郎才知道价格的。 回来之后痛心疾首好几天,之后却是必须要回请,人情来往都是这样。 面子情总得顾上吧,结果一顿饭需要吃二十多两银子,我娘听了也跟着难受。 可这事却怪不了三郎,在京城当官应酬是难免的,爹娘只怪是自己没本事拖累了三郎。” 黎二郎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而且,他说的大部分都是真事。 却不是发生在黎三郎身上的。 黎三郎对未来的规划很明确,也对自己的身家有着自知之明,不存在什么抹不下面子的说法。 因为从一开始,他与人交往的时候就把立场摆出来了: 我是寒门子弟出身,家里穷,现在一家子都住在京城吃喝不易。 所以,家里面开了一家食铺勉强维持着一大家子的生活,也不会出去吃喝应酬什么的。 实在是,没钱! 却因为黎修平这样的态度,一开始就明刀明枪的表明了身份态度,倒是没有人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