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6 (第2/4页)
!’ 想到这里,江道异一咬牙,索性把话讲明白: “刘大人,别说是京城的百姓了,就算是通州、汾州,今年要灾重,户部都调配不出多少棉衣来。今年西边和北面调去了上万件冬衣,把冬衣全调去了。户部没想到今年会有雪灾,是以库里只有棉花,没有棉衣。” 棉花本就只能在南边种植,户部里储备了十年,也就几库的。棉花得起来不易,做冬衣更难,那是需要无数人服徭役来做的。 前朝和本朝一直轻徭薄役,平日里积攒的棉衣一到用的时候,一下子就没有了。现在又要炭又要粮又要冬衣,他们户部也不能一下子全变出来啊。 “你说边关……怎么会调那么多件?”刘大人小声地问:“是哪位大人的签章?” “是晋国公和信国公的签章,圣上批的。”江道异也很奇怪。晋国公和信国公平日里虽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是泾渭分明,如今却一起联名签奏,要加强北面的武备。 入冬时已经调配过一次棉衣,后来又在督促户部,要求北军的钱粮装备在春暖之前一定要到位。 “北面是要有战事?” “没听说啊。” 且别说外面讨论的如何热火朝天,楚睿却在书房里发着脾气。 “问朕是分赈好还是厘户好,朕要分赈就说分赈不好,朕要厘户就说厘户不好;朕到底为什么养着这群户部的官员!”楚睿一肚子火,不过是下令要散米施粥,一群人议论一圈到底是按户分还是按人分,是分开各处赈济还是在一起赈济。 连到底是一天两顿还是一天一顿都要争论半天! 自从张玄预测关外大寒,边关严寒也要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