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章 前因前疑 (第3/6页)
。 关于工业园区,杨中跟欧阳坚商量后,也像给临江新城聘请全国有名的规划设计团队一样,专门去省里市里请了专家会诊,寻找从其它区县园区夹击中突围破局的办法。 他自然不会认为,光是一个临江新城的启动,就能够带动工业园区的自动升级,临江新城只是一个契机,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要让工业园区独占鳌头,尤其是要得到省里认可,最终申报成功,还有相当艰难的工作。 他也曾经有一次把叶三省召到办公室来问过,如何才能够成功地申报国家级。 叶三省首先坦白地说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了解得少,但是从务实的角度分析说,临江镇工业园区,首先第一步是要从其他区县的夹击中冲出来,得到市里的认可,支持和推荐。 关系疏通有欧阳县*长和杨镇长,但是自身内容也要做扎实,有说服力。而想力压其它区县,首先是要避免同质化。如果大家都差不多,这不仅是让领导为难,自己也难冲出去,所以要突出临江镇工业园区的产业特点和特质,比如换一个方向出击,改成物流园区,符合现在的方向,又跟其它区县明显区别,比如陶厂和油茶产业中心都是独有的亮点,而且这两项工作务农,能够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符合当前给农民减负,扶贫的政策。 第二步就是高屋建翎。一个国家级的工业园区,应该有国家级的内容在里面。比如引进五百强企业,比如拥有尖端科技,比如在某个行业具有垄断或者权威的话语,这就需要做方案时如何突出这一点。 叶三省建议成立一个园区规划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