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8 (第3/4页)
全无解的恶性循环,如果原人不改变自己对纸人的态度和做法的话。 此后一年,造纸业完全处于一种萧条期。工厂不敢再使用一而再再而三被销毁的纸人,造纸师也不愿意写造出无法被售卖出去的纸人。失去了纸人的巨大劳动力带来的巨大社会红利,原人发现生产的东西很难被销售出去,因为从前需要消耗产品的很多客户——纸人们都消失了,生产逐渐不饱和,规模生产带来的低成本再也享受不到,为了保证利润空间,物价也开始攀高。 其实这只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自我调整的过程。比如原来世界上有100万人,突然一个月后只剩下60万人,那么适应原来100万人的经济结构自然会崩溃,打乱,然后在这种乱局中逐步重组……直到适应60万人的格局。最简单的原因,这个世界少了40万的消费者,就少了40万人的订单,少了40万的劳动力,就有40万个岗位不能运转。 真正的经济学家知道,这种自我调整如果政府的干预得当,可能只需要二三年的时间就能走上正轨,如果干预不当,整个社会则会持续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萧条。漫长的调整期会让普通民众的生活恐怕会雪上加霜,到时候可能真的会有人饿死了。看不到生活的阳光,也许等不到纸人造反,原人的最底层就要开始造反了。 这个时候,终于有一群相对开明和理智的人站出来提出:我们应该采取相对宽容和轻松的态度对待纸人,给予他们相对平等、自由、公平的待遇,至少要维持在纸人可以接受的水品上,这样一来我们不但可以享受纸人带来的好处,也不用担心自己生命安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