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1 (第2/4页)
,拿出文房四宝,练起字来。 在这古代,字就是一个学子的另外一张脸,字写得好不好,关系到科举的成败。杜锦宁虽不打算参加科举,但把字练得漂亮一点,还是很有必要的。 她生性聪慧,又有关乐和这么个名师指点,进步很快,不过是几日功夫,写出来的字已像模像样,已不像刚开始时的那么惨不忍睹了。 一个多时辰后,杜方苓和杜方蕙终于回来了,姐妹俩的脸冻得通红,精神却很好,满面笑容。一进门杜方苓就把兜里的铜钱掏出来给杜锦宁,道:“拿回来的铜钱你数过了吗?赚了多少?” “没有,在那儿呢,你们数吧。”杜锦宁指着床上的布包道。 因卖了豆干,收了许多铜钱,杜锦宁担心放在两个jiejie那里被人盯上,便先带了回来。 其实不用数她就知道,一共卖出去了五斤多豆干,外加两板豆腐,大约有一百七十几文。除去买豆子和香料的成本,不算人工费,她们尽赚一百二十几个铜板,即一钱二分银子。 不过她还没那么傻,会用自己的高智商去欺负jiejie,剥夺她们数钱数到手抽筋的乐趣。两个jiejie挨冻受饿地站了大半天还这么高兴,不就是因为赚到了钱吗? 怕打扰杜锦宁,姐妹俩在那里悄悄地数了半天,杜方苓忍不住出声汇报喜讯:“宁哥儿,是一百七十八文钱,刨去成本,咱们赚了一百多文钱呢。” 这对于一穷二白、便是陈氏手上都没有两文钱的杜家小三房来说,一百多文钱真是好大一笔钱了。 最重要的是,这仅仅是小姐妹俩昨日一天的劳动所得——今天大半天的售卖功夫,她们可没算在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