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9 (第1/4页)
加上殷太后行事风格也十分强硬,屡用重刑,引来不少反对声。这些也都化为了推动还政于天子的势力。 事实上,剧情里北殷走向衰落且被燕殊和秦葭吞并,与它本就内忧外患,矛盾重重离不开关系。殷太后若不能一直掌握大权,压制住底下的人,那么矛盾情绪就会一并弹压反噬。 其实现在看来,她那位皇兄的态度就很模糊不清,任由着太后摄政,自己既不早朝不议政,也任由朝野议论纷纷,也不去管。穆颐似乎这些年与太后有些芥蒂,连懵懂无知的永思都感觉到了一些。 萧函将母后给她的密折放在桌上,叹了口气。 殷太后对她信任不已,国家大事,军情机密没有瞒她的,而她最近就隐隐透露出想要变法改革的意思。即便没有明说,但萧函立刻猜出了她的意思。 想起在议政殿两人独处时的对话。 殷太后意气风发道,“我北殷不变法,如何能强国,如何能一统天下?” 殷太后这般进取,倒是萧函没有想到的,这才刚收回云朔,解除大兴对北殷的掣肘,就放眼天下了。原身那些国家大业的想法果然是殷太后自小灌输的。 萧函试探道,“母后的想法,可有与皇兄提过。” “你皇兄性子太过仁厚柔弱,如何能担得起这些。”殷太后目露淡淡的失望道。 萧函索性不再绕圈子,“母后与皇兄是不和么?” 殷太后叹道,“你们兄妹三人中,华翎你最肖我,永思最为年幼,你自小被送到大兴,我对永思也不忍苛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