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0回 (第1/4页)
在武楚看来,大齐攻打晋西是因为镇西侯死了,以为有机可乘;这的确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缘故是,有人刺杀齐国大臣,大家认为那是武楚派人干的。 因为武楚怀疑是齐国暗算的镇西侯,伺机报复。 经过几年的休整,齐国的边境驻军士气大振,锐不可挡。武楚虽也养精蓄锐,但镇西侯的死导致边境军心不稳,不服新将夏守林的管制,自然溃不成军。 不仅夏将军阵亡,晋西也被攻陷。 噩耗传回,夏太后和夏府悲痛不已,夏五郎主动请缨驻守边境,为堂兄报仇。他爹夏侯爷坚决不允,宁可自己上阵,也不让独子冒险。 爷俩有报国之心,但皇帝不愿放行。 战场凶险,夏侯一家又是太后的母族,理应留守京城,把建功立业的机会留给年轻将领更为合适。 这些年,每年遴选出不少武将,又有少阳君之前训练的将领,正好派上用场。每逢战乱,苦的是老百姓,愁的是皇帝,胸怀壮志谋求功业的是各路将士。 晋西被攻陷,主将被杀,永昌帝要求征西的将士们不仅要夺回失地,更要砍下敌将的首级为夏将军报仇,一雪前耻。 前耻,是指伯府世子被擒那次,可谓新仇旧恨。 原本,齐国守将一直心中忐忑,以为自己等来的会是传闻中的少阳君。一边兴兵伐武,一边派使臣到燕蜀、桑兰游说结盟。 不料,桑兰国君长年沉溺酒色,身子孱弱,在燕蜀寻欢时一命呜呼。 国不可一日无君,伴君前往燕蜀的桑兰使臣在回国途中遇到逃婚的前王储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