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88 (第4/4页)
怡然自得的藩王,只可惜…… ☆、第69章 闯喜峰关(上) 这一段插曲之后,大军拔营南下,踏上了班师回朝的路途。开春之后,行军的速度日渐加快,三月底,五万人便进入燕山地带,来到了燕王的地盘上。 某日午后,大军收到战报,喜峰关口附近疑似有元兵的踪迹。 喜峰关为洪武初年大将军徐达在燕山山脉首建的三十二座重要关隘之一,是明长城蓟镇的重要组成。雄踞在滦河河谷,左右皆高山对拱,地势十分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一条战报来得非常蹊跷。此地已经远离漠北,怎的还会有元兵的踪迹呢?北元如今已是支离破碎,又还有何人有能力率兵来这喜峰关堵截明军? 这虽然是一条看似荒唐的战报,但是一向谨慎的蓝玉还是不敢马虎,得到消息后立刻停止前行,召集一干高级将领会商此事。 燕王一开口便带来了一个不大好的消息—— “本王率北地军队出征,由于人马不足,当时从喜峰关调集五千兵士,现下喜峰关留守的守军应当不足五百人。” “不足五百人?”蓝玉一听,瞬间眉头紧促。 喜峰口关建筑结构十分独特,关有三重,三道关门之间由坚固的基砖墙连接成一体。城墙有六个接触点均有空心敌楼,西城墙与长城主体相连。 这一巧妙设计,正是易守难攻的结构。但也由于结构复杂,至少需要布防千人以上。诚如燕王所说只有不到五百守军的话,三道关卡和城楼每处只能布防不足百人,兵力稀疏,不仅不能体现喜峰关的巧妙之处,反而容易顾此失彼,极易被敌人攻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