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6 (第3/3页)
死缓和无期,这批真正的重刑女犯已都是手、脚镣不离身。这里除了同样刑期的新难友被送入外,平时难有生人到来,今天杨惠娟的路过不啻冷水滴进了沸油锅,整个监区都轰动了。虽然这里更不可能有少年唐汉党的被捕女战友,但那些其他革命政党的女狱友们,同样向杨惠娟倾注了革命同志的情谊。她们理解这位戴着30公斤重刑具的小meimei(这里的女政治犯基本都是在十几年前的另一次民主化浪潮中投身革命的,年龄自然要杨惠娟大得多),现在面临的最重要任务是战胜敌人强加在身上的重负,胜利地走进牢房。因此谁也没有请杨惠娟到铁栅栏前握手、叙话,她们只是热情地鼓励杨惠娟勇敢地面对敌人的迫害,不要屈服。 在大姐们的鼓励下,杨惠娟完全摆脱了刚才因悔恨而出现的低沉情绪,重新振奋起精神在监狱这个新战场上与敌人一决高下。在这场斗争中,新穿上的钢凉鞋倒确实如吴正森所说的那样主要起标识作用,设计得十分合脚,没有给她带来更大的苦痛。这就保证了她有力量走完四号监区的70米甬道,走近通往三层楼梯的第七道狱门。门照例在杨惠娟离得很近时准时打开,这次出来的女看守手里提的却仅仅是副细小的脚趾镣。 “各位观众,目前杨犯惠娟来到了通向三楼的第七道狱门,我们可以看一看号称武功高强的她,能不能背负30公斤的镣铐,独立走上三楼。当然在上楼前她还要被加上一副镣铐,这副镣铐我们已经看到了,是重量只有0.5公斤的脚趾镣。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给她戴脚趾镣呢?这是因为脚趾镣与钢凉鞋存在着相互配合的关系。我们穿过凉鞋都知道,很多顽皮的女生在无人之时,会把脚尖从提梁里拿出来,享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