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3.咱们,一同面对 (第3/6页)
房。原来摆放在东厢房里的竹床搬出来,新床和旧床并排摆放到一起,李画敏占了新床,赵世宇睡旧床。 从南山带回来的药材晒干了,赵世宇和阿悦、阿森、阿豪把药材拿去镇上卖,到手了几两银子。阿森、阿悦和阿豪信心倍增,约赵世宇上南山。赵世宇拒绝了,即将要建房子,作为赵家唯一的男子有太多的工作等他去做。 几两银子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阿悦两口子、阿森两口子和阿豪再次上南山,阿森还叫上他的两弟弟。村上的其他人得知这一消息,纷纷到南山去寻找药材。 赵世宇又起了收购药材的念头。一天清早,赵世宇骑上枣红马,到县城去了,他要去向三叔打听近来药材的行情。 李画敏在家中用羊毛给自己做夹褂,她先把羊毛夹在棉布里,摆得均匀整齐了,拿针缝得严严实实的不让羊毛移动位置。 坤伯母来串门,与李画敏在梧桐树下谈话。坤伯母打量李画敏手中半成形的褂子,夸赞说:“敏敏,瞧你做这针线,是均匀而密实,真是心灵手巧。你婆婆是远近有名的巧手,你这手工快赶上月娘了。” 李画敏抿嘴笑,只当作这是客气的话:“坤伯母你说笑了。我哪里就能跟母亲相比了。不过是母亲赶牲口去山上了,我在家先做里面的。露在外的针线,仍要等母亲回来再做的。” 坤伯母是夸了李画敏,接着夸李画敏的堂弟李祥柏,说李少爷为人谦和,习武非常的用功,这般懂事的人不像是由丫头们侍候长大的少爷。李画敏心不在焉地应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