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至一百四十三章 (第11/18页)
今天他确实有事,因为他要去保护“文物古迹”。 凤凰市的宁家,在几百年前是十足的大户,也出了几个了不得的人物,到得后来,宁家逐渐没落了下去,不过依旧算得上是凤凰旺族,眼下的宁家巷,仅仅是宁家宗祠所在地。 经过近代中国的百年动荡,宁家的风光也就不再重现了,到得临近解放的时候,宁氏中人趁些身家的主儿,为了逃避专政,四散逃逸了。 这宗祠在解放后,就收归国有了,后来安置了居民住进去,才有了这么个小小的宁家巷,很多城市里,都有类似的例子。 宁家的宗祠早就被拆得七零八落了,只有东向偏殿处,还留了那么七八间平房,有几户居民在住。 前些年,宁家后人归来,手持宁家的房地文书,一定要讨要宁家巷的土地,经过一段时间交涉,宁家兄妹也不知道找了什么人,到最后居然要到了那一溜平房。 那是公产房,政府真要从居民手中回收,只要能将迁走的人妥善安置,倒也无须费多大的周折。 为了这事,凤凰市的报纸上,还做过一些讨论,诸如“警惕新的反攻倒算翻案风”之类的,更明白地指出,在解放前,宁氏诸户在天南算是屈指可数的大户,他们聚敛的钱财,显然来自于对劳动人民的盘剥。 不过,官方的解释是,别的东西不给就不给了,这是人家的宗祠,而且还是偏殿的几间房,给了也就给了,毕竟这也算文物不是? 陈太忠原本没对这事怎么上心,不过,前一阵他查地方志,却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大家所风传的宁家,并不是“宁家”,而是“甯家”! 甯和宁,系出同宗,分为兄弟二人所承继,解放后简化繁体字,将这个字都归到“宁”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