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章 藏术于医,大功一件 (第6/9页)
便是大字不识得几个的农户,也能张口举出几个例子,来表明自己是否支持这一观点。 毕竟你也不能期待乡间村落的老农逢人便聊一聊阴阳五行和为我、贵己之说,且就此高谈阔论吧? 起码,荀轲的确是扬名了,而且远比很多人想的要快,要迅捷。 还有一件事,是很多人未曾想过的。 那就是墨家虽然是夏朝名义上的国教,但墨家其实一直都是非常排外的。 这里的排外不是说对外人不好,只是说不属于墨者的人,墨家的态度向来都是一视同仁。 除了朝堂和墨家,很多有才学但又做不了官,偏偏有些余财和本事的人,根本没有第二个去处。 要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跟人抢官位,要么对自己无比苛刻,去加入墨者。 庙堂不好进,墨者更难当。 以至于只能望而却步。 但荀轲的出现,给了他们希望。 荀轲本身就是墨子的亲徒,连他都觉得墨家过于刚直、猛烈,那还能有什么错不成? 极度压抑人之私欲,便不再像是人了! 虽然荀轲提出了人性本恶,也不像是什么好相与的人,但起码很多人都有了第二个选择。 于是,已经有很多人簇拥在荀轲的身边,听他讲学。 荀轲也暂时辞去了官位,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这个官,暂时不当也罢。 风向的转变是循序渐进的,正在狂奔的马车也没有办法瞬间掉头。 墨家的确有问题,但还没有到必须心急火燎的将其取代的时候。 要为天下定礼,也绝非是一日之功,一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