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惭世上英,意气紫霓生 第一百零二章松山血 (第3/5页)
十门,坦克四辆。交战双方兵员之比约为五十比一。 是役中国官兵阵亡四千余人,伤者六千余人。日本守军除护旗官木下少尉一人突围外全部被歼。双方付出的代价之比为八比一。 由于国家的孱弱,军队的建设水准太低,中低层指挥官及士兵的素质远不及日军,国军士兵夜战能力不强,往往白天攻下的阵地,夜间就被日军夺回。而且情报侦察能力太差,打了近一个月,才知道守军的实力,在松山甚至连抓舌头这样的战术行动都不曾采取。最重要的就是进攻战术呆板单调,基层军官和士兵的主观能动性不够,战术的变动完全依赖高层拿主意。在真正的松山大战历史上,双方的伤亡之比达到了十五比一。只是由于吴铭的横插一脚,在经过了惨重的付出后,国军调整战术的事情被他提前并且完善了,他也许不能改变得太多,但却能使过程的惨烈程度不再那么惊世骇俗。 隆隆地炮声厮杀声已经随风远去,几场雨水冲刷了血战松山的勇士们的淤血,吴铭和李弥等军官静静地凭吊着逝去的英魂。 “愿吾我华夏子民能享受牺牲的勇士换来安宁和幸福,在阳光明媚的华夏大地自在地生息,我们同样也在享受先烈给我们的福荫,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无畏与英勇。”李弥轻轻说道,然后率领众人向松山,这座高耸的、永远屹立于怒江之畔的抗战纪念碑三鞠躬。 “岛寇荼毒,病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汤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凛凛大义,昭示来兹。”参谋长梁筱斋摘下眼镜,擦了擦眼角,“委员长已经下令在昆明圆通公园建立滇西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愿勇士们英魂永存。” “为国而战者,万古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