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龙腾南洋 第一章 最接近成功的机会 (第3/5页)
但影响却是深远的。日军攻入新加坡岛后在裕廊和武吉智马遭遇英国军官训练和指挥的华人义勇军,被义勇军落花流水地杀了一阵,结下了仇怨。因而日军在新加坡曾对华人平民进行屠杀,而那些华人义勇军在新加坡沦陷后便转移到马来半岛组成马来亚华人抗日军继续奋战。而马来土邦的苏丹们态度却有所不同,他们投靠日本,日本跟英国一样保留各土邦的苏丹行政机构,日本顾问取代了英国驻扎官,因而做成英国在战后一度迫使这些墙头草两边倒的苏丹”自动让出权力”的原因。而日本也利用了印度国大党前主席鲍斯在新加坡成立自由印度临时政府及在新加坡和马来亚组织印度国民军,在新加坡和马来亚的印度人大多参加了此活动,因而在缅北的争夺战中印裔部队同时出现在日军和英军中的怪现象,摩萝差打摩萝差,即阿三打阿三,是不是很怪异。只是后来因鲍斯堕机身亡才没有更多的印度人去当日军的炮灰。所以太平洋战争期间马来亚基本上只有华人在抗日,马来人和印度人都投靠日本去了。 马来亚的总人口中,马来人占43.3%,华人占44.9%,印度人占10.4%,华人比马来人多一点,华印两族相加超过半数,此情况引起马来人大为关切和恐慌,而英殖民者利用此情况,把自己打扮成马来人的保护者,以此转移马来土著民族主义者的斗争方向和独立目标,从而巩固英国殖民统治。在二次大战前华印两族大多是外侨,没有公民权,所以他们对母国政治的关心甚于对当地政治的关心,因此避免了马来土著民族主义者、印度民族主义者和华人民族主义者之间的尖锐冲突,因而不致形成像印度的强大反殖民主义独立运动。 其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