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_飒沓千里不留行 第六十七章 虚惊一场与四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飒沓千里不留行 第六十七章 虚惊一场与四大 (第5/7页)

要捐出大批钱财。上海陷落后,顾竹轩不但抵制日货,更不惜把“天蟾舞台”关掉,让它成为苏北民众的避难所。所以,在上海的近百万苏北人都认他。大量的苏北人投身上海,没别的理想,只是相信,只要有四爷在,生活就会有希望。由此,顾竹轩也就基本控制了上海的劳动力市场,或说“人贩市场”。

    在真实的历史中,旧上海“三大”流氓,杜月笙是爱国的,跟国民党关系最为密切,他手下很多人都曾为军统服务过,最后客死香港。黄金荣即不抗日,也不卖国,保持中立,新中国成立后,被迫上街扫大街,在穷困潦倒中死去。张啸林最后做了汉jianian,在家里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暗杀掉,死的最惨。

    顾竹轩和他们不一样,他不但爱国,而且,还和共产党关系密切。三十年代初,中共中央的总部就在“天蟾舞台”的隔壁,在抗战期间,包括抗战结束以后,顾竹轩帮共产党干过不少好事情,掩护地下党员,给新四军运输枪支弹药,购买药品,等等。上海解放后,新四军的人见到顾竹轩没有一个不是客客气气的。顾竹轩因此成为了少有的一个能善始善终的流氓头子。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有“三大流氓”的说法,而没有把顾竹轩列进去,称为“四大流氓”的缘故。共产党也不愿意,把一个曾给过他们帮助的人称呼为流氓的。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给别人,也是给自己。

    此时,这位“四爷”正仔细端详着手中的名帖发愣。

    “四爷。”站在顾竹轩身旁的亲信轻声说道:“杜老板的人肯定是为了现在和76号火拼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您前两天拒绝了军统方面的拉拢,今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