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惭世上英,意气紫霓生 第四十三章 战局变 (第4/5页)
后,英军又放弃空军基地马圭和战略要地新甸,英缅第1军军长斯利姆下令炸毁仁安羌油田。仁安羌是缅甸最大的油田,年产石油百余万吨,侵缅日军早就对其垂涎三尺,力图尽早夺取这个极端重要的战目标,掠取其丰富的石油,以供其侵略战争的急需。当日军第33师团长樱井省三中将得知仁安羌油田已被英军炸了,遥望该处火光冲天,响声动地,不禁怒火中烧,率部连夜扑向仁安羌,将英缅1师和装7旅围住。英国人这下大吃一惊,亚历山大和在新德里的韦维尔以及在伦敦的邱吉尔都闻讯大惊,心急如焚,纷纷向中国求援。这下子可谓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英方及史迪威的严令下,国军只得放弃了平满纳会战,并星夜派新38师赴仁安羌救援被困的英军。孙立人率所部击破围困仁安羌的日军33师团,激战一昼夜,歼敌两千余人,敌弃尸一千二百余具而逃。此役救出英一师七千余人,又从日军俘虏营中救出英美军文人员五百余人,另有马千余匹,汽车三百多辆,世称“仁安羌大捷”。 当时在缅甸任英缅第一军军长后升任英帝国参谋总长和澳大利亚总督的斯利姆元帅亲自向孙立人师长和刘放吾团长热烈地表示感激之情。并在其所著《反败为胜》一书中说:“中国军人是出色的勇士。他们在缅甸仁安羌一役中,不但打败了兵力十倍于己的强敌,救出了濒临绝境的英军,而且在战史上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以弱破强、以寡击众、出奇制胜的奇迹,是一个不朽的典范。在那次作战中,孙立人将军和刘放吾团长都展现出中国军人的优良传统和品质,他们勇敢沉着,有过人的智慧和胆略,遇事冷静,处事果断,战术灵活,指挥巧妙,都是最优秀的指挥官。尤其是孙立人将军英勇善战,乐于助人,维吉尼亚军校应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