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惭世上英,意气紫霓生 第十八章 童言无忌 (第2/4页)
延安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为说唱表演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过去均为盲人演唱。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三弦或琵琶,此外,还有绑在小腿上的,以两块木板制成的甩板,和绑在手腕上的,称“嘛喳喳”的一串小木板,这是作为打节奏用的。 在陕北每逢过庙会、祭祖、过生日、做满月或喜庆佳节都会请说书的前来助兴。平常他们也带上乐器,走村窜户。华灯初上时,男男女女的村民们就相聚而来,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说书人周围,这时醒木一响,三弦拨动,鼓声咚咚,方言开篇,唱词娓娓吟来,顿时里里外外鸦雀无声。 “在这里表演不太好吧!”吴铭突然想到一事,皱起眉头说道:“那屋里可都是伤员,影响他们休息呀!” “没关系的。”负责护送的八路军干部正从伤员的窑洞里走出来,笑着说道:“我刚刚看过,那些伤员都挺好的,多谢刘先生妙手回春啊!这陕北说书可不是想听就能听到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成天打仗的战士,这个机会可是不能错过。” 在这缺少娱乐活动的年代里,那些穷苦人出身的八路军战士碰到这种好事,包括伤员,哪还有那么多意见。 吃过晚饭,村民们已经三三两两地向这里聚集,几个村干部和八路军战士维持着秩序。 “弹起我那三弦定起个音,我说一段往事大家听。却不说前朝往代的人,单说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