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龙腾南洋 第四十八章 争取资金 (第4/5页)
领袖五大亨”杜月笙、陈光甫、李馥生、宋流章和钱新之。 但是,陈毅的长电却犹如石沉大海,“五大亨”并无只字片语的答复,于是,陈毅又派与“五大亨”关系颇好的徐采丞以上海市地方协会秘书长的地位与关系,专程跑一趟,迎接杜、陈、李、宋、钱“五大亨”返沪。徐采丞却为自己脱离虎口,和陈毅耍了一起噱头,他先是抵达香港以后,后来又跑到了马来亚,从此再也不回到上海了。 在随后的时间里,在杜月笙的感召下,旅台、旅港的不少工商业巨子、金融大亨相继来到了马来亚。相比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台湾这个还不保险的地方来讲,马来亚确实很具有诱惑力,新兴的国家,新兴的广大的市场,廉洁高效好客的政府机构,使得很多人都决定扎根下来,在马来亚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 1949年6月,马来亚大选开始举行。由于先期对马来人的打压,加上加里曼丹岛残余马来人势力的影响,整个大选对华人来说非常有利,除吴铭以毫无争议的优势击败马来人候选人外,十三个州的州议会选举也是华人占了优势,只有柔佛、丁加奴的州议公,马来人占了微弱多数。联邦议会议长由陈嘉庚当选,各大部部长也相继产生,除卫生部部长由马来人担任正职外,其余各部部长皆由华人担任正职。赵笑眉当选为第一任国务卿,刘成为国防部长。 至此,马来亚政局尘埃落定,华人大获全胜,牢牢控制住了政权,马来人的没落成为定局。 移民还在继续,华人的比重在继续加大,马来亚的船只开始向广州汇集,上海的一幕又开始在广州上演。 1949年9月,随着解放军炮声渐近,广州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难民潮与日俱涨,广九线、广三线火车、省港轮船、省澳轮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