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_不惭世上英,意气紫霓生 第二十六章 有准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惭世上英,意气紫霓生 第二十六章 有准备 (第3/4页)

远征军入缅作战,由于中、英、美三方矛盾重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但结果却是一场惨败。

    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珍珠港事变后,同月十一日第一次下动员令起;至一九四二年二月十六日远征军正式动员,这两个多月期间,时而动员入缅,时而停止待命,时而准备东调,反反复复,捉摸不定,坐使仰光沦陷,已经失去保全仰光国际交通线的根本目的。大军入缅后,指挥多次变动,系统紊乱,权限不明,各有所私,以及指挥无能,部队战力悬殊等等,既未能适时适地集中主力与敌决战,以期收复仰光,又未能退而凭据险要与敌作持久战,保全腊戍的物资。东拉西扯,一无所成,徒使将士悲壮地浴血牺牲。因此,尽管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上捷报频传,名将辈出,但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在热带丛林中,10万远征军以6万人的牺牲书写了二战史上极为惨烈的一笔。

    而且绝大多数的伤亡不是因为与日军的战斗,而是在撤退穿越野人山时造成,第5军大部队在野人山陷入困境,粮尽弹绝,军心涣散,疾病流行,病死饿死大量官兵,以至沿途尸骨遍野,前后相继,惨绝人寰,3万5千多人只剩3千多人,其中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团长柳树人、第96师副师长胡义宾、团长凌则民等牺牲殉国。

    另外跟随第5军后入野人山的66军第28师5千人因前面第5军已将树皮、草根、芭蕉叶等都吃完,处境更惨,最后只剩百余人活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