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5章 (第1/3页)
不能够啊! 况且在三方势力外还有一股斗胆绑架赵氏子的民间势力在到处乱跳。 别忘了,昌平大长公主被刘瑞派来处理南方的烂摊子时,赵家的子孙可是被这民间的势力拿来谈判。后来因为保皇派的介入和昌平大长公主的暗中推动,这群人被收买了不少,灭了不少,但还是有火种存于番禹城内。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 匪都剿完了,还拿什么申请银子。 同理,这群敢绑皇室子弟的民间狠人都灭干灭尽了,还拿什么吓唬赵氏,限制保皇的膨胀实力? 三方搏斗,偶尔意外。 苦得是谁? 还不是被“听国君还是本地长官”的难题搞得焦头烂额的南越黔首。 昌平大长公主要的就是南越内斗,黔首头疼。 当然,为免有人怀疑自己,她一直都控制内斗的波及范围,避免让内斗变成军事冲突,最后引发南越黔首的灵光一现。 于是在南越的土地上出现了让众人头疼的以上循环。 “算算日子,您来南越已经换了两任君王。”因为是昌平大长公主的女婿,所以义纵承担着替昌平大长公主安抚宗室的重任:“眼下这个怕是不能挺过两月。” 如果说赵佗之后的第一任南越王能立住的难题是一,那么第二任,第三任能立住的难度呈指数增长。 虽说用用傀儡耗尽南越本地对赵佗子孙的所有耐心,可昌平大长公主不可能把傀儡当成月抛用品,所以这群短暂当过南越王的赵佗子弟或多或少地插了人手,有的还在关键岗位上干得不错(背后也有昌平大长公主的推动)。 因此要拔掉这群先王的钉子,换上能为自己服务的有志之士就成新王的首要任务。 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