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一章老如新,必是宝! (第3/4页)
观晶莹润泽,色彩鲜艳夺目。 造型呈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宝珠钮盖。 通体装饰云龙纹,龙纹凶猛,五爪如风车旋转,双目圆睁,张口露齿,翱翔于天地之间,给人以天下唯我独尊的磅礴气势。 整件器物色彩鲜艳夺目,红彩浓重深沉,再配以大面积的黄彩,使得蓝彩反而不再明显。 此外还使用了极为罕见的黑彩,有厚重之感。 器物上的款识,表明此罐制作于宣德年间,是明代宫廷的御用之物。 宣德早于景泰,自然不能说这是景泰蓝。 这种工艺是在南宋晚期,从中东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宋代称为“大食窑器”。 公元1352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率领蒙古大军远征阿拉伯帝国,俘虏了阿拉伯帝国大批有专业技能的工匠。 这些工匠被带回蒙古草原,为蒙古贵族生产日用器具,于是曾经在阿拉伯帝国境内,流行的铜胎掐丝珐琅器,也得以大规模生产,并且在蒙古贵族中盛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铜胎掐丝珐琅器这种舶来品,很快就融合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中,发展演变出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并且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它集绘画、工艺、雕刻、镶嵌、熔炼、冶金、镀金等技艺于一体,以典雅的造型、繁复的纹饰、清丽的色彩而闻名于世。 所以,只要动动手,陈文哲很可能会学到很多技艺,掐丝珐琅工艺就不说了,他还能顺便深入学习一下绘画、雕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