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三章笛子的鼻祖 (第2/4页)
磨蹭,捐了就捐了,说的十分轻巧。 可要是一百万现金呢?不管是谁都要掂量掂量,你要让人平白无故的捐献一百万,凭什么? 还有一句话陈文哲十分认同,我愿意送可以,但是你不能上门来要,要是道德绑架,那就直接滚蛋好了。 想好了应付的手段,陈文哲笑眯眯的打量起手中的骨笛。 这是一根七孔笛,除了这七个小孔,就再也没有什么看头了。 可是,加上八千年的历史沉淀,就让这根骨笛变得沉甸甸的。 陈文哲知道,在贾湖骨笛出土之后,被认定为之前,好像最早的骨笛是红山文化出土的,历史也就五千五百年。 这还不是最早的乐器,在这之前,还有一批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骨哨。 那批骨哨有一百六十件,距今大约有七千余年的历史。 所谓骨哨,就是以大型禽鸟的肢骨,截去两头,在骨管上磨出一、二个或两、三个吹孔,就制成了。 这种骨哨,可以吹出几个简单的音。 所以,很多人认为,骨哨是用来诱捕猎物的,很可能不是用来吹奏乐曲的! 从原始人的生产发展情况来看,骨哨可能是兼用的。 既用来诱捕猎物,也不妨在闲暇时吹来取乐。 当然,骨哨的作用,还是应该以前者为主。 所以,骨哨要是当做乐器,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但是,骨笛就不同了。 贾湖骨笛的出土,直接将人类的音乐史,推进了3000多年。 同时也间接将中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