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五章笑的有点得意 (第3/4页)
因为当年这样的银币,就没有多少流通出去。 当然,无论何种版式的“长须龙”样币,都很受藏家的追捧,甚至可以说是历久不衰。 这肯定是有原因的,当时是清宣统三年(1911),由津城造币总厂铸。 当时的清朝,自光绪十五年(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设立钱局,自铸机制银元之后,各省也纷纷随着效仿。 清廷有鉴于此,就动意统一机制银元。 于是,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下令户部(财政部)在津设立“大清户部造币总厂”铸造银元。。 光绪二十六年建成的京局造币厂,毁于八国联军。 宣统元年,为了整理圜法,度支部尚书载泽上诉,奏请朝廷进一步统一币制。 清政府欲统一币制,聘请海外高级技师,精心设计制造了这套宣统三年大清银币。 计有六、七种版式,长须龙是其中之一。 除了长须龙,还有短须龙,曲须龙,反龙,大尾龙。 新币刚试铸成功,正逢昌武起义,于是大部分新版银币胎死腹中,只留有少量样币。 长须龙因背面龙首之须特长而得名,属于试样性质,因图案精致、存世稀少而受人重视。 这枚大清银币宣统三年——长须龙版银币,珠圈外上端为满文,下缘为汉字“宣统三年”字样。 左右两旁分列长枝菊花纹饰,线条流畅,脉络清晰,栩栩如生。 钱币背面中间为刻有汉字“壹圆”,下缘为英文“壹圆”。 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