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章古相博陵第 (第2/4页)
论从造型、纹饰、胎釉、钴料看,都极具元代特色。 “博陵第”款元青花瓷,出现的次数可不少。 可以说,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发现。 而且,每次发现往往还伴随着,关于博陵第窖藏元青花瓷器的青花瓷板记事牌的面世。 这些记事牌有铭文的形式,继承了唐宋以来雕版印刷的流行手段,同时也为后人研究元青花瓷留下了重要线索。 根据博陵第青花瓷板记事牌上,有“钱氏子孙”字样,博陵第可能与钱氏家族有关。 从记事牌上的绘画,可以看出“博陵第”是专为王公贵族烧制瓷器的陶瓷世家。 这如同元代枢府瓷,由当时专门的官办制瓷机构烧制,供官府享用。 至于“张文进”款,也不是第一次在元青花上发现。 传世的元代皇家瓷底款,用毛笔书写“张文进”三字的,已发现十多件。 如“至正六年张文进造”、“至正八年六月吉日张文进造”。 最著名的一件,就是英国人霍布逊于1929年发现的那对龙纹象耳大瓶。 现存于英国达维特基金会,瓶颈上写有:“信州路玉山县顺成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对,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 这是至正年间,元廷大肆兴建寺庙,张文进为德教里荆塘社新修的娘娘庙,欢喜地制作了香炉、花瓶一对。 也不知道元代的钱氏,是不是现代的钱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