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五章自学升级 (第1/4页)
一件小小的瓷片,还能镶嵌到项链上,能有多大? 两三厘米直径的一点小东西,就可以卖到七十万,你说有没有人造假? 不要说民间,就算是官方,也是有很多在仿制的。 北宋官窑青瓷,由于有很高的艺术性,以高贵的宫廷用瓷的品格,就很受清朝皇帝喜欢。 所以,清代御窑厂就曾经大批仿制过。 当时称之为“厂官器”,那就是以仿北宋官窑青瓷为主。 景镇有雄厚的物质和工艺技术基础,它仿烧得官窑青瓷,多为宫廷陈设瓷。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工艺上一丝不苟,十分精美。 其特点是白胎青釉,釉色为天青色。 清代御窑厂官仿的这类器物,如果是完整器,还要仔细鉴定。 但是对于瓷片,就没那么麻烦了,因为可以看到内胎。 所以,只是稍微一看,陈文哲就知道,这不可能是清代官仿。 至于其他朝代,也没有符合特征的。 再就是看手感了,古董商在旧社会,照真品仿制,一丝不苟照样作,烧出的仿品总和真品不同。 一般都是手感上有些轻,这是由于原料加工不精细,陈腐时间短,胎质稀松不致密造成的。 真品官窑器跟元青花不同,它原料加工精细,控练成熟,颗粒细,陈腐时间长,胎料颗粒致密,比重大,所以拿到手上感觉比较重,这一代跟元青花恰恰相反。 官窑器假品,仿者为了加重作品的分量,因为时间短,古瓷手感的分量就作不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