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千里之行(三) (第2/7页)
同年前见过的贺南盛一样嘴上说的好听,听到后头,则有些无语。他本就有顽劣之名,再加上孙氏分一半嫁妆给庶长子之事,外头一知半解的人自是认定沈瑞实不成材,才让孙氏这般安排。在自己考得功名前,这个印象应该难以改变。等到自己出息那日,大家即便说不到“浪子回头”上,也会说“知耻后勇”、“顽石开窍”之类。不过,这些话虽有警示之意,可到底是正面评论,倒是也没什么。 见沈瑞沉默不语,贺陆氏道:“你不仅长得像你娘,性子也随了她,你娘就是个寡言的人。” 沈瑞听着,对孙氏的印象有些模糊起来。记忆中的孙氏,确实是个温柔安静、寡言少语之人。可旁人口中孙氏又是“八面逢源”、“玲珑心肠”,总觉得她的性格很矛盾。既能在宗族相邻之间有口皆碑,又在仕宦女眷之中如鱼得水,应该是个飒爽的女子。这样的女子,能在十数年未生育、丈夫美妾娇儿俱全、娘家后续无人、婆母视若仇人种种劣势时,还能继续牢牢把持四房家务,不只只是钱财给予的底气。 就张家老舅爷那样,即便占了四房几十年便宜,也是占的张老安人的。在孙氏那里,不过是打发三瓜两枣,直到卧病之前,都没有让张家实际占什么便宜。精明了一辈子的人,难道病了就糊涂,就这样让人将价值二十多万的产业都折腾空? 沈瑞早就觉得孙氏产业被骗卖之事有些不对劲,原本只当张家欲壑难填,被贪念冲昏了脑子。如今看来,好像另有蹊跷。就算产业折价被贱卖,这过手的银子也有十来万两。 这个时候,金子数量不多,市面上流通的大多还是白银与铜钱。按照白银计算,十万两白银,就是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