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雍一小兵_第四十四章 镇定自若右大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镇定自若右大将 (第3/5页)


    洪亮的声音,充足的气势,让王镡满意地点点头。

    王镡来到了队伍的前面,没有过多的言语,而是行了一个军礼。五百骑兵纷纷回了一个军礼,在城内响起了一阵闷响。

    然后蒙嵩向城下挥了挥旗帜,守在城门的士卒迅速将城门门闩抬起,打开了城门。王镡一挥佩刀,斜指向城外,全城无声,这是一种保密措施。虽然城外的獯鬻人营地距离塞城有五里远,但是保不齐就会有獯鬻人的斥候在城外盯着城内的动静。

    一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唐朝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征伐高句丽,安市城主准备率城中士卒准备突袭,只不过这次突袭被一种很搞笑的方式被唐太宗给识破了。

    安市城主准备突袭的这一晚,唐太宗正在巡视唐军大营,突然听见城内鸡鸭鹅猪等牲畜纷纷惨叫。一听到这惨叫声,唐太宗马上一脸紧张地吩咐手下将领李勣,命令唐军营地严防死守。

    果不其然,当晚深夜,数百名高句丽军士卒,在吃饱喝足之后,以吊篮出城,准备突袭唐军营地。然后,就陷入了早有准备的唐军包围中。

    而高句丽是的突袭之所以失败,原因就是鸡鸭鹅猪等牲畜的惨叫,唐太宗以其敏锐的战场嗅觉,发觉到这是高句丽军在犒劳死士,组织夜间偷袭。

    当然了,不是所有人都有唐太宗那般可怕的战场直觉,但是王镡不敢小觑任何人,古人虽古,不代表古人没智慧。

    王镡带着五百骑兵在城头守军担忧又紧张的眼神中,越走越远。此时王镡已经能够看到獯鬻人营地中升起的袅袅炊烟,一道道烟柱成为了最好的指向标。

    如果王镡提前半个时辰出发,他的奇袭都不会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而申时末,则刚刚好。天色已经变暗,尤其是峡谷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