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雍一小兵_第一百六十四章 东西獯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东西獯鬻 (第5/6页)

在西域的影响,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远征康居的北匈奴,击杀郅支单于。

    至此匈奴的第一次分裂终于结束,而这一统一时期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匈奴国内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人畜饥疫,死亡大半。而统治阶级因争权夺利,再次发生分裂。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八部族人共立呼韩邪单于之孙日逐王比为单于,与蒲奴单于分庭抗礼,匈奴再次分裂为两部。后来日逐王比率4万多人南下附汉称臣称为南匈奴,安置在汉朝的河套地区。而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

    留居漠北的北匈奴,连年遭受严重天灾,又受到汉朝、南匈奴、乌桓、鲜卑的攻击,退居漠北后社会经济极度萎缩,力量大大削弱,北匈奴先后有二十余万人归附汉朝,剩余的北匈奴被迫西迁。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匈奴的经历在日后的突厥身上又重演了一遍。

    突厥崛起于金山,突厥汗国始由阿史那部落、阿史德部落建立。缔造者阿史那土门发动了对柔然的战争,尽灭其国,占据柔然故地,建立起庞大的突厥汗国。

    突厥汗国传到佗钵可汗时,随着形式的发展,又分封了一些小可汗,所有小可汗均听命于大可汗。

    父死子继,是突厥汗国的基本继承法。但自木杆可汗继承起,又采取了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

    大可汗位置先是由乙息记可汗传于他的弟弟木杆可汗,再由木杆可汗传给他的弟弟佗钵可汗。

    在三位可汗中,木杆可汗在位时间最长,功劳最大,完全可以将汗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他却依照惯例将汗位传给自己的弟弟佗钵可汗。

    佗钵可汗对木杆可汗舍子立弟的做法一直非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