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3 (第2/4页)
鹘神鹰案因牵扯回鹘使节、吐蕃细作, 皇帝令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司推事, 崔熠、周祈等沾了一早参与查办此案的光,得以在堂下混了个座位。 这回鹘人桑多那利倒也是个干脆人,虽言辞间对唐人唐风颇为不恭,但事情也说得明明白白。 根据他的供词,略加连贯,周祈理清了此案背景缘由。近些年,回鹘主部长期与唐互市, 日子过得宽裕,从贵人到普通百姓,都渐渐耽于享乐, 尤其年青一代的望族子弟,多尚唐风, 好美姿仪,渐失“狼鹰之性”, 战力减损得厉害。而周围诸部既贪可汗之位, 又贪主部水草丰美之地,更贪与唐互市之利,多有跃跃欲试想取而代之者,桑多那利对此甚为忧虑。 他认为当疏远唐人,让部族过回原来的日子,但贞吉可汗等却更希望跟唐借势,就连勇猛的可汗长子、以后的继任可汗颂其阿布,猎到神鹰, 都想着进献唐廷,求娶公主。 桑多那利认为这神鹰是为挽救回鹘人而来,正可借助这神鹰,断了回鹘与唐廷的往来,于是自求为赴唐使者。他功夫高强,一直得可汗与颂其阿布信任,只是在对唐之事上意见相左。今见其“回心转意”,贞吉可汗自然欢喜,当即命他为副使,与混齐一同来长安。 至于他如何进入鹰房、如何杀死鹰奴,谢少卿推断一丝不差。他又自述,杀死神鹰时并不知道神鹰吃了昏睡药,只觉得这鹰格外安静…… 周祈越听越感慨,这倒霉催的鹰,吃的昏睡药加了紫芋粉,逃过被药死的一劫,谁想没逃得过自己人的一刀。难怪总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鹰不过因毛色罕见,被冠了“神使”之名,便被这么些人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