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四章 兴学之道 (第6/12页)
,论起关系,他也算是自己的姑丈人。 林如海向来稳重。 能在巡盐御史的职位上,坐稳这些年,能沉得住气,经得起压力,是必要的德性。 他猜到一些将军的心思,但是他不说。 见状。 唐清安也沉思了起来。 车厢中,又恢复了安静,只有车轮在道路上发出的声音。 “将军,前方就是镇江城,是否要入城休整?”。 车厢外,突然传来了询问。 “不停留,照正常行军,野外扎营。” 队伍数千人。 入城和不入城,消耗的物资不同,对百姓的sao扰程度也不同。 所以唐清安不想入城。 自己有这份觉悟,那么金江镇的官员们,现在,或者未来,还会保持住这份爱民之心吗。 唐清安受够了藩国勋臣,那股人人散发的恶臭气息。 朝鲜也有忧国忧民的人,也有不错的制度,例如大同法。 但是核心还是要靠人。 当两班从根子上烂了,在多的优秀的学问,以及多好的政策,也不过空中楼阁。 金江镇数百万民,论起规模来,也算是一国的规模,且是不弱的一国。 作为平辽侯,唐清安不得不把重心,放在了官员的身上。 随着金江镇的强大,以及民生的发展。 富裕将会很快的到来。 那么从贫困,战火中走出来的官员们,有多少人能抵抗的主温柔富贵之风的诱惑呢。 人的欲望没有止境,想要抵抗住诱惑,需要靠自律,不然就会伸手,不论多么严苛的律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