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章 军心 (第4/7页)
做到的,无非选择保护他的家小,委曲求全。 因此唐清安应对朝廷的策略很简单。 熬。 熬天时。 根据天时而做出选择。 “将军治下有十万兵,辽民三百万,真到了忍耐不住的地步,也是可以入关的。” 谢友成突然说道。 唐清安明白谢友成突然说这番话的用意。 主要是为了表忠心。 谢友成负责机密事宜,知道太多金江镇的秘密,乃至三弟在京城做的事。 如今调离了此位,升任行军司马。 虽然得了一个好结局,但是他不同于旁人。 旁的人投靠朝廷,对将军带来不了什么威胁,而他知道太多的秘密了。 “我是不会闯关的。” 唐清安笑道。 他有太多的历史可以借鉴。 清末民国。 东北大帅。 三千万人口,将近全国十分之一的体量,占据最肥沃的黑土地,军工业齐全,相比国内军阀,连跨时代的飞机都有不少。 此人的实力可以称之为一时无两。 要大后方有大后方,要积蓄有积蓄,要民生有民生,要强军有强军,是从抗拒北方列强中成长起来的军队。 治理地方时,他民心甚高。 可是为了权势,率军闯关入京,却失去了不少的东北民心。 最后损兵失地灰溜溜的回来。 有些事真不是靠实力能说的准的。 唐清安不想冒险。 明明可以等天时看看,何必急于一时。 不提他目前的实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