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鲜军 (第2/6页)
国内援军不提。 朝鲜承袭大明制度,也是卫所制。 朝鲜全国初期分为五卫,分别是义兴卫、龙骧卫、虎贲卫、忠佐卫和忠武卫。 平时为民种田,战时为兵。 所需要的的衣食兵器等物资都自给自足。 几百年下来,当然弊端丛生,训练荒诞,士气缺乏,当倭寇入侵时,各卫一触即溃。 有大周的帮助,打退倭寇后,朝鲜前国主设立训练督监,招募训练士兵。 最开始由大周的将领负责训练。 而且又设立更多的部队,如御营厅、守御厅等。 倭寇入侵时,大肆劫掠百姓,导致朝鲜各地义民涌起反抗。 当时的朝鲜,为了对付倭寇,把这些义军头领都给了官职,进行了大量收编。 因此朝鲜国的军力,不光是兵士数量,还是兵士战斗力都大幅度提升。 可想要维持军队就需要良好的财政,而朝鲜又没有改革,当然无力供应。 慢慢的和大周一样,几十年后,欠饷是常有之事,特别是对义军出身的军队更为吝啬。 两班权贵自己的利益都不够分,常引起分裂互相攻jianian,更何况这些百姓出身的将领。 谢友成,陶杰,把朝鲜的情形,细致的向将军解释了一番,唐清安结合自己知道的史料,有了不少的认知。 “总之绝对不能信任朝鲜军力,两位是这个意思吧。” 谢友成和陶杰连连颔首。 见两人如临大敌,一脸的紧张,生怕自己不舍得朝鲜几万军,把朝鲜军当做正军使用,内心就想笑。 唐清安见过朝鲜军队的状况,可以说和国内的军户无二,甚至比国内的军户还要惨。 “将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